小麦整个生长阶段,植株各器官均可遭受害虫的侵害,在生产上通过准确及时测报,采用农业技术,配合以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专用化学农药,适时精确防治,将病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水平以下,可以确保小麦优质、高产、稳产,增加小麦产量和农民收入,并减少环境污染。
地下害虫的防治
主要地下害虫种类是金针虫、蛴螬、蝼蛄等。具体防治方法如下:
撒毒土:每亩用5%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,拌细土30~40公斤,拌匀后撒施,施药后立即浇水,可以有效地防治金针虫,兼治蛴螬、蝼蛄等地下害虫。每亩用5%辛硫磷颗粒剂2~3公斤或5%毒死蜱颗粒剂1公斤,拌细土30~40公斤,拌匀后撒施,施药后立即浇水,可以有效地防治蛴螬、蝼蛄;
药剂灌根:48%的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每亩用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,将喷雾器喷头去掉,对准麦株茎基部喷灌,可有效防治蛴螬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。
麦蜘蛛的防治
小麦产区常见的麦蜘蛛主要有两种: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。偶发成灾,往往措手不及。主要防治方法为:
农业防治:麦收后深耕灭茬,可大量消灭越夏卵,压低秋苗的虫口密度;适时灌溉,同时振动麦株,可有效地减少麦蜘蛛的种群数量。
药剂防治:在点片发生期,选用15%哒螨酮或50%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,或73%克螨特(炔螨特)乳油1500倍液,或1.8%阿维菌素3000倍液,或40%乐果乳剂1000倍液,以阿维菌素与其它药剂半量混配喷施效果好。起身拔节期于中午前后在麦蜘蛛为害最盛时喷施。后期高温天气情况下于10点钟前和16点钟后喷药。
麦蚜的防治
麦蚜是常发虫害,一年发生10余代,温度在15~25℃、相对湿度达到75%以下,最为适宜,这也是中温低湿麦蚜猖獗的主要条件。主要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。
生物防治:选用对天敌具有保护作用的药剂,如选用0.2%苦参碱(克蚜素)水剂400倍液,或杀蚜霉素(孢子含量200万个/ml)250倍液、50%辟蚜雾(抗蚜威)1500倍液喷雾。同时,充分利用瓢虫、食蚜蝇、草蛉、蚜茧蜂、蜘蛛等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。
化学防治: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、或50%毒死蜱乳油、或3%啶虫脒1000倍液,或50%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,或50%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。其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最好与低毒有机磷药剂合理半量复配喷施,可保持10天的药效期。以上药剂相互复配或与敌敌畏复配使用更好。 |